我爱读书
时间:2016/10/17 12:43:49 作者:文竺艳 阅读:33

我爱读书

小时候,在我家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: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。大概是从那个懵懂的年纪开始,“读书”两个字便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,十分憧憬一段与书相伴的旅程。记得手捧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时,只是为了单纯地满足自己“想知道”的好奇心,不为考试,不为名利……

到了初中,我爱上了读书。“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聪慧,数学使人精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,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”,“一定要多读书,知识改变命运,学习成就未来。”这就是那个时候我对读书的理解。“读书多可以使人充满知识韵味,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分子,化解矛盾,消除敌意,弥合裂缝,谈笑间解决问题;读书多,亦可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报,有助于推理,‘料事如神’的本领方可练就。”

转眼进入高中,在读书生涯中,我将其定义为“读书最苦的阶段”。面对堆积如山的课本和铺天盖地的试卷,很多人都说没时间去读课外书。他们忘记了鲁迅先生的教诲: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还是有的。”只有重视读书、坚持读书、挤时间读书,在读书中不断完善知识、提高素质、提升能力,才能充实自己的思想,才能不断拓宽知识面,才能与时俱进。我就是这样常以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来缓解压力,并明白了“多读书,使人有信仰。所谓信仰,必先之以知识,知之而后信之。知也,信也,行也,是人们精神活动必不可少的三个步骤。”

大学,既是一个奋发成才的摇篮,也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天堂。很多经历了十余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来到这里以后,大多已经忘了读书的初衷,被“初中高中苦一苦,到了大学补一补”的传言所误导。其实,真正的读书境界是不应抱有一颗功利的心,而应以一种单纯的初心去珍惜每次与书的相遇。因此,我在大学从未抛弃过书,而且不单纯指专业书。我认为:专业书只是帮助提高专业素养,真正分享人生领悟以及诠释生命意义大多来自那些非专业书籍。整个大学期间,能找到我的地方大抵有两处,其一是教室,其二就是图书馆。教室是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地方,而我把图书馆称之为“天堂之乐”,文学医学励志学管理学成功学营销学外语学等我都喜欢读。对于一般的书,泛泛而读,但对于好的书我则慢慢品读、精读、细读。借用冰心的“读书好,好读书,读好书”来解释那时的我深得读书的趣味最好不过了。

俗话说:“活到老,学到老,还有三分没学到”。走出校园,走向社会,处处皆学问。很多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,将读书看成了一种负担,总是抱怨自己太“忙”,各种“冠冕堂皇”搪塞的理由应有尽有。为生活奔波,为晋升应酬,为名利追逐,却忘了为自己搭建内心的精神世界,在追求身外之物的同时,渐渐地丢失了最初那个真实的自己。润物细无声,书给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,特别是对精神的净化与人格的提升是无法衡量的,惟有以读书来指引自己回归本真才是王道。

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。我认为,读书的目的是使用,若不使用,那读它干什么?毛主席说:“读书是学习,使用也是学习,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”。我的理解,读书应是全方位的、多角度的、不定时的,知识也好,书本也罢,一定是要有益的。所谓“开卷有益”,坚持数年,必有收获。一定要在学中用,在用中学,思考正误得失,总结经验教训,从读书中形成自己独有的“三观”,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,进而规划职业生涯。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不怕困难,不怕辛苦,耐得住寂寞,经得起考验,细细思考,慢慢品味,由淡至浓,由浅及深,厚积薄发,才会渐入读书佳境。

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境界:‘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’,此第一境也;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’,此第二境也;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’,此第三境也。”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的一段论述,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的三个阶段:起初的迷惘,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。没有登高望远,就无以确定有价值的目标;没有苦苦追求,没有对目标的迫切愿望,就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;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,就不会有瞬间的顿悟。

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“惟书有色,艳于西子;惟书有华,秀于百卉。”我爱读书,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,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。正在为生活为工作而忙碌的你,有多久没静下心来好好品味一本书了?现在,重新拿起那本你很久前就想看的书,慢慢欣赏吧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公司行政办公室副主任   文竺艳)


上一篇: 华兴发展 我成长
下一篇: “精准扶贫”的带头人向长江
版权:湖南省华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14012082号 地 址:湖南·隆回县桃洪镇桃洪西路23号 电 话:0739—8241317 传 真:0739-8241316 技术支持:邵阳隆回 邵东玉林